歡度國慶,砥礪前行,喜迎中共二十大勝利召開
2022.09.30
2020 官網(wǎng)升級中!現(xiàn)在您訪問官網(wǎng)的瀏覽器設備分辨率寬度低于1280px請使用高分辨率寬度訪問。
菜單
發(fā)布時間:2022.01.26
已是年根
路上歸家的旅人逐漸多了起來
他們有的攜老帶幼
有的拎著大包小包
臉上掛著的笑容屬于各自的幸福
腳下是一樣的匆匆步履
踏上屬于各自的歸家之路
不論在外面打拼的如何
在外創(chuàng)業(yè)、工作的游子
總歸會在一年又一年的冬季
踏上漫長悠遠的回家旅途
這是一場不約而同的
名為“回家”的大遷徙
在外的游子們
早已準備好
奔赴一個叫“家”的地方
把愛帶回家
我們踏上的
是一場關于思念的奔赴
春節(jié) · 回家
今年過年你回家嗎?
春節(jié)臨近,關于過年“回不回家”這個問題,掀起了網(wǎng)上一片討論熱潮。有人認為“回家才是過年”,有人則認為“疫情當前應以大局為重,堅守原地”。其實,不論回家與否,心里對家的感情從未淡過,對家人的牽掛從未少過。
對遠在家鄉(xiāng)的親人來說,“回家”是他們最大的期盼;對千千萬萬在外的游子來說,“回家”是奮斗了一年最大的愿望。
不能回家的理由有一萬個,但回家的理由只有一個,那便是來自家人的愛與期盼。
還記得你上一次回家是什么時候呢?還記得回家之前的那一份悸動與想念嗎?
當長輩們一遍遍地打電話跟你確認回家的時間;爸媽反復問你回家想吃什么菜;爺爺奶奶拄著拐杖在家門口期盼你的身影出現(xiàn)……
而一年在外忙于生計,吃了一整年外賣,回家的路上睡著了的孩子,卻早已做起了吃到爸爸媽媽牌手藝的美夢….
所以,在撥通那通電話的等待的時候,他們的內心多少會有些忐忑。
電話那頭的母親,由剛開始接到電話的欣喜,到聽到孩子過年不能回家后的哽咽,不禁讓人紅了眼眶。難過化為鼻尖的酸澀,眼淚不知道怎么就在聽到媽媽的無奈嘆息后不受控制。
“你不要哭哦”這樣安慰著媽媽的女孩忽然側過臉去——她說“掛了電話以后,會難受,也會哭”。
最長情的陪伴
存在于下意識的
“那我去看你”的第一反應
最偉大的愛意
溫暖著每一顆
遠隔萬里卻彼此掛念的心臟
誰不想回家過年呢,年邁使父母的力量被消減,他們開始忘記很多事情,但仍然記得“你是我最寶貝的孩子”,他們仍然記得在年關將近時,不斷惦記著在外的孩子如何回家,何時啟程。
而我們又如何能做到無時無刻的陪伴呢?網(wǎng)上曾流傳過這樣一個計算公式:假如一年中,只有過年7天才能回家陪父母,一天在一起頂多相處11小時,若父母現(xiàn)在60歲,活到了80歲,我們實際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,其實只有64天。
家,回一次就少一次,一次不回便是錯過。
馬上就要過年了,
今年,你回家嗎?